鲁沙尔镇是湟中县城所在地。因镇内多山,故湟中县城是一个典型的浅山城。其中,于县城之腹地有二山,一曰东山,当地人美其名曰"观景台"。
"台"大多以方见长,而"观景台"却难见方正之形。其实为一地势呈东西走向、东面较缓、其余三面略陡的山峦而已。从县城之北、西、南山麓而望,此山形体略圆,高不过二三百米。其顶之上,地貌梯状而布,约有五六级,每级之间垂高不过八尺,且地势平旷,给人以非台但似台之感。可见,称此山为"台",只是避其形而取其神罢了。

俗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之说。观景台上既无亭,也无阁,更无仙。但从观景台上可瞰览位于其西南麓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又因有近在咫尺的塔尔寺的渲染,观景台顶的树杈之间拉挂了许多经幡,它给观景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这里,宗教和审美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故凡来塔尔寺旅游者,大多先登"台"远望,而后入寺近游。有人就曾写有"古刹名胜传内外,游客涌上观景台"的诗句。观景台之名大概由是得之。

登观景台,其路四通八达。或山路蜿蜒,或林径清幽,或石阶错落。但游客大多还是先沿着观景台东面宽而平的马路前行至位于观景台东侧的停车场,而后登之。这里时而青石台阶逶迤而上,时而砾石小路斑驳向前,左捌右弯,斗折星蛇,不大工夫就可至观景台顶。

观景台顶,其景因时而异:冬可品雪之莹洁、春可品山之清秀、夏可品花之芬芳、秋可品叶之绚烂,但四时之景尤以夏为最。因人工造林工程的实施,每至夏日,观景台顶及其北、西、南之山坡,或杨柳依依,鸟雀啾鸣;或青松郁郁,鸡兔游梭;或游人醉戏,山歌缭绕……伫立其上,人可于天地之间尽享览景拾怀之趣:东面,山峦氤氲,蚂蚁沟一库碧水在山峦间似隐似现,给人以"高峡出平湖"之壮美;南面,塔尔寺庄严静穆,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之中给人以"深山藏古寺"之诗意;西北面,柳色鲜翠,村廓叠错,高楼林立,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的田园情趣中给人以城乡相融的和谐之美。
如此景致,使观景台不仅丰富了塔尔寺旅游精品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成了县城的人们修身养性的一隅佳境。
无论春夏秋冬,还是清晨日暮,县城的人们总喜欢到观景台转转。他们或友朋相伴、或夫妇相随,三人一伙,五人一群。至其上,有人舞剑、有人踢毽、有人跳锅庄、有人促膝倾谈,其乐融融,其情依依……
偷生于斯,闲暇之余,我也总到观景台走走。每每置身于其景之中,让人情不自禁心生一种幽幽古思:历史的昨天,坯房破旧、街市泥尘;历史的今天,高楼吐新、油路通天、民乐人和……这不就是真正让人心醉的景吗?而这一切,使我们不得不感念党的阳光和雨露!于是,伫立于观景台,我不禁这样想: